中資加速布局海外房地產市場 美國迎來投資高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在國內市場是否回暖疑云尚存之際,中國投資者對外房地產投資持續升溫。
“我注意到,近來中國樓市的買家結構正在出現變化,投資有所減少,大部分買房的目的是自用,許多都是改善型買家,這也一定程度上支撐了市場的穩定。”第一太平戴維斯物業顧問中國區市場研究部助理董事張琳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來自世邦魏理仕(CBRE)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對海外商業地產的投資增長了46%,投資總額達66億美元,幾乎占亞洲的1/3。2014全年則達到了140億美元。
今年2月份,安邦以19.5億美元收購紐約100多年歷史的華爾道夫酒店,創造了美國酒店史上最高成交記錄。并于國慶期間斥資1.1億加元收購多倫多金融區的一棟17層大樓。
同時,9月22日,綠地集團正式進軍日本房地產市場,將涉及住宅、寫字樓等現有樓盤及參與城市開發項目。日本瑞穗金融集團將向綠地集團提供信息及融資支持。而綠地剛在9月18日宣布啟動赴俄國投資計劃。據悉,綠地累計投資海外市場超1000億人民幣。
國內樓市不溫不火
與火熱開展中的海外投資不同的是,國內的房地產投資出現持續降溫。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1-8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新開工面積達9518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6.8%,降幅與1-7月份持平。外資方面,1-7月同比下跌24.5%。
張琳表示,最近房地產市場的表現還是符合政府的預期的。首先,銷量上去了,這是一個明確回暖的信號,有助于市場去庫存。不過,售價方面并沒有出現大幅上漲,這也顯示了市場還是比較理性和謹慎的。但整體趨于穩定,尤其是一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
不過,今年政府密集出臺樓市利好政策以來,國內樓市顯現回暖跡象。1-8月份,商品房銷售額增長了15.3%,增速提高1.9個百分點。喜憂參半的數據讓各界對于房地產市場是否回暖還存疑慮。
第一太平戴維斯2015-2016世界住宅用房市場報告認為,中國市場中長期前景較為樂觀,因為持續增長的銷量及企穩的房價有助于去庫存。
美國市場投資有望達120億美元
不過,近期有跡象顯示,中國投資者的注意力在發生轉變。據世邦魏理仕(CBRE)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國商業地產的投資總計達到37億美元,這比2014年全年中國對美國商業地產投資的1.5倍還多,而同一時期,中國對英國商業地產的投資略有下降。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發給該報的一份申明稱,其暫時擱置了一宗價值15億美元的倫敦地產交易協議。
“據我觀察,在房地產市場方面,中國投資者集中于倫敦、紐約及悉尼,從資產配置多元化角度來看,這些市場的房地產資產是比較安全的。”第一太平戴維斯物業顧問全球市場研究部助理董事Paul Tostevin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高力國際(Colliers International)美洲資本市場及物業投資服務總裁Brian Ward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曾表示,2015年全年,中國機構投資者在美國房地產的投資額有望猛增至120億美元。
對此,Paul Tostevin確認了目前是投資美國房地產的好時機。“目前是投資美國房地產的大好時機,隨著美國經濟企穩,將會出現越來越多對于住宅用、商用空間的需求。特別是受益于創意、科技產業的創業風潮,舊金山及紐約兩地商用空間需求快速增長,兩地的租金自2008年以來分別增長了60%和28.4%。”Paul Tostevin說。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