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地產】北京明年強化房地產市場調控
來源:默認管理員點擊數:288發布時間:2016-12-26文章出處:政經 作者:記者 蔣夢惟 張暢 林子 發布時間:2016-12-26
時至年末,新一年的工作重心也浮出水面。在12月23日-24日召開的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上,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北京市代市長蔡奇就各方關注的民生需求改善、功能疏解等核心問題一一分析謀劃,并明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定位,緊密結合疏解非首都功能繼續加強房地產調控。至此,北京2017年的經濟規劃藍圖正式繪就。
堅決保持房價平穩
面對當前高溫未退的房地產市場,郭金龍在市委全會上直言,要繼續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自覺從解決經濟結構性失衡和城市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來看待房地產問題,要擔負起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中央關于調控房價的部署和要求,堅決保持房價平穩。
“解決好房地產問題,必須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以解決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為出發點,緊密結合棚戶區改造、城鄉接合部地區城市化等工作,進一步調整用地結構,合理提高住宅用地比例,加大改善性自住房建設力度”,郭金龍表示,同時還要結合實施居住證制度,繼續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切實增加有效住房供給,努力實現住有所居的工作目標。
據了解,為切實穩定房價,北京明年將繼續嚴控城六區新增建設用地,從源頭上嚴格控制新增非首都功能,通過嚴控增量控制住總量。資料顯示,截至12月20日,今年北京土地出讓金約為798億元,規劃建筑面積合計725萬平方米,創下了近11年以來的最低值。不過亞豪機構市場研究部總監郭毅提醒,雖然政策的限制對“需求端”產生了抑制作用,但是因為土地供應萎縮而造成的市場可以散售的產品比較稀少,因此目前北京新房市場上的供求失衡狀態沒有得到扭轉,再加之地價倒推房價,明年的房價水平或將持續保持高位。
“總體而言,明年的房地產政策將會持續今年偏緊縮的狀態,并且還可能繼續出現對‘需求端’有抑制作用的政策,此外,政策對投資和投機行為打擊的力度會持續加強,并且這種打壓將會是大概率的事件。”郭毅表示。
“9·30”新政引導樓市降溫
“要清醒看到,房價已經過高,積累了風險,而且增加了社會焦慮,也是對城市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穩定的巨大挑戰。”郭金龍的此番表態,是對當前北京樓市的整體判斷。今年開年以后,北京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一度出現了量價齊漲局面,僅前3個月的漲幅就達到11.3%,端午、中秋等黃金時段成交同樣火熱。
為遏制這一勢頭,今年9月30日,北京正式發布《關于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購買首套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自住型商品住房、兩限房等政策性住房除外)。而對擁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無論有無貸款記錄,首付款比例均不低于50%;購買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據了解,“9·30”政策落地近3個月以來成效顯著,今年11月北京轄內商業銀行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39.41億元,比9月末下降11.69%;成交量方面,10月和11月北京市一手住房分別成交0.63萬套和0.59萬套,環比分別下降27.62%和7.48%。此外,為整飭房產中介肆意炒作、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北京市住建委、市發改委等9部門日前聯合發布了《關于轉發〈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通知》,房地產中介機構禁止捆綁金融服務、房源信息必須真實、獨家代理房源需在24小時內及時公布。
借功能疏解守住人口“天花板”
不可否認,在影響北京房地產市場走勢的因素中,由疏解帶來的產業、功能布局調整絕對是不可忽略的一環。而郭金龍、蔡奇在市委全會上作報告時也不約而同地將功能疏解作為明年首要任務提出。“疏解非首都功能實際上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調結構、轉方式,就是騰籠換鳥,就是提升城市發展和人居環境質量,就是緩解人口資源環境突出矛盾,就是更好履行首都職責。”蔡奇表示。
郭金龍強調,要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而且,北京要把功能疏解與人口調控緊密結合起來,堅決守住2300萬人的“天花板”。
具體來說,郭金龍為明年的疏解工作制定了明確的路線圖,即嚴格落實產業禁限目錄,嚴控新增不符合首都功能的產業和行政事業性服務等機構,嚴控城六區新增建設用地,從源頭上嚴格控制新增非首都功能,通過嚴控增量控制住總量。聚焦四類優先疏解領域,持續加大調控產業、搬遷市場力度,進一步深化企業激勵引導、騰退空間利用等方面的改革舉措。
具體到承接中心城區資源的重要區域——通州,郭金龍提出,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標志性工作。要按照2017年底本市四大市級機關和相關市屬行政部門率先向副中心啟動搬遷的要求,把行政辦公區建設抓緊抓好。加快推動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副中心轉移布局,提高副中心的綜合承載能力,帶動中心城區相關功能和人口的疏解。
隨著北京各類資源愈發稀缺,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工作也不斷提速。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今年北京市已調整疏解商品交易市場117個,共計調整疏解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2.8萬商戶。而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重申,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發展,為特大城市的發展方向定調。在這一背景下,北京如何將自身非首都功能疏解、人口控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成為關注的焦點。
北京市發改委主任盧彥曾公開表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城六區做減法,把一般性制造業、區域性物流基地、部分教育醫療機構和行政事業單位向城六區之外轉移,而非城六區的其他區,則在承接城六區的城市職能和部分產業的同時,將自身的部分產能淘汰或轉移。
據了解,目前通州區、大興區和昌平區都制定了明確的工業大院騰退計劃,其中通州區提出,將于2017年徹底告別“工業大院”。
北京商報記者 蔣夢惟 張暢 林子/文 王飛/制表
市委全會定調2017北京經濟五大關鍵詞
功能疏解
全面落實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重點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交通緩堵
努力緩解交通擁堵,堅持公交優先戰略,繼續加大以軌道交通為重點的公共交通建設力度
房地產調控
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堅決保持房價平穩
環境治理
以更大力度治理大氣污染,聚焦環境突出問題攻堅克難
改善民生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積極推動醫療衛生改革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