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信】企業通訊即將爆發,容聯云通訊領銜的行業定制化服務將成趨勢
來源:默認管理員點擊數:382發布時間:2015-10-16企業通訊即將爆發,容聯云通訊領銜的行業定制化服務將成趨勢
來源:中國網
如果將微信關閉一天,你的生活將會怎樣?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極度抓狂。
移動互聯網正在顛覆個人通訊方式,但與此同時,企業通訊卻還是一片“原始社會”的景象:與客戶溝通,傳統的人工客服電話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功能單一;企業內部溝通,往往電話、郵件、微信等手段并存,繁雜之余,也很難將公司業務和私人生活完全分開。
企業通訊:亟待開墾的藍海
各類O2O平臺如火如荼之際,通訊領域的痛點更加明顯。譬如,現今大火的打車平臺,當你叫車之時,你的住址、手機號碼等私密信息,會輕易地被接單司機獲取,從而引發安全隱患,因此乘客迫切需要一種匿名通話服務。
換一個場景,移動醫療也是目前發展迅速的O2O服務,大量患者可以借助移動平臺直接與醫生溝通。這在造福患者的同時,卻也給醫生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如何在服務患者的同時,不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想象一下,如果患者掌握了醫生的電話號碼,那么醫生的正常工作肯定會受到極大干擾。
此外,醫生通過在線平臺溝通病情時,僅靠文字和語音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能通過照片或視頻直接觀察患處,就將大幅提高診斷的準確性,但這點恰恰是許多移動醫療平臺所欠缺的。
再比如,用戶注冊一款App時,大多需要填寫短信驗證碼,但短信驗證碼的發送成功率只有93%,如果發送失敗,企業很可能就丟失了一個本來可以獲取的客戶。中小企業很難獲得運營商的短信SP資質,如果有基于互聯網的通訊接口服務,就會將門檻降低很多。
上述事例說明,那些效率極低、功能簡單的傳統通訊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移動互聯時代的需求,企業通訊迫切需要一種全新的模式,能適應不同行業的應用場景,將通訊與業務融合在一起。
“通訊,就是通過技術手段解決遠程、即時溝通的問題,它可以標準化,做成一種云端的基礎性服務,滿足企業不同場景的通訊需求。”容聯云通訊創始人孫昌勛表示,今后企業通訊的形態是:“就像自來水龍頭一樣,擰開就可以使用了。”
云端的標準化服務
這種新型企業通訊有一個專業名詞——云通訊。這個產業具有四大特點:第一,通訊方式多樣化,IM、語音、視頻、群聊、呼叫IP各種方式相融合;第二,將通訊變成一種能力,而不是單純的產品,嵌入應用里;第三,通訊方式 IP化,隨著互聯網發展,IP承載將取代原有無限基站電路交換;第四,云計算化,把資源和 運算能力集中起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目前,云通訊行業逐漸升溫,群雄崛起,但大多各守一方:有純粹做呼叫中心的、主做IM的,也有單一做VoIP和語音的。孫昌勛認為,如果服務商只提供一種能力,會比較危險,因為“企業對通訊的需求不是單一的,它需要短信、VoIP、會議、視頻、IM群組……一種整體、融合的通訊解決方案。”他正在努力把容聯云通訊打造成一個全通訊能力的開放平臺,為企業客戶提供全面的基礎性通訊服務。
實際上,企業通訊主要有兩個場景:內部溝通、與客戶的溝通。內部溝通方面,容聯云通訊著重提供融合通信:基于移動互聯網,圍繞企業通訊錄加入協同辦公,提供IM群組、會議、音視頻結合、屏幕共享、跨平臺作業等功能,以滿足內部溝通各種場景的需求。
企業與客戶溝通方面,容聯云通訊主推多渠道聯絡中心,可以通過電話、微信、APP內置IM、視頻、郵件、短信等多種溝通方式與客戶互動。同時加入人工智能 ——在后端聯絡中心設置機器人的搜索服務,加上知識庫的積累,把一些常見問題的答案直接自動回復給客戶,進而提高效率、減少人力成本。
多渠道的接入、工作流的系統及知識庫與機器人人工智能結合,是容聯云通訊聯絡中心SaaS產品的亮點。據孫昌勛介紹,IM方式能發圖片,能自動回復,比傳統語音電話溝通效率高很多,還可以接入微信公眾號、企業服務號、郵件、視頻等,延展性非常豐富。
“我們能提供這么多服務,是因為基礎能力很全,我們之前給運營商做10086和10010的呼叫中心,它的人機交互特別復雜,要靠很長時間打磨。”孫昌勛表示,這些服務看似基礎,卻需要行業內的深厚積累。
今年,在PaaS領域耕耘多年后,容聯云通訊進一步將服務延伸到SaaS領域。孫昌勛預測:“SaaS應用比PaaS應用的空間還要大,所以我們希望再往前走一步,將通訊能力和協同辦公等服務整合起來。”
隨著創業熱潮的涌動,大量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孫昌勛認為,中小企業恰好可以實施標準化SaaS服務。“中小企業沒有太多特殊需求,在線客服、內部溝通、協同辦公這些基本需求都可以標準化實現。”接下來,容聯云通訊還將重點推出行業定制的SaaS。
“我覺得每個行業都會掀起一場通訊革命,針對行業的定制化服務一定會迅速升溫”,孫昌勛說,“現在傳統行業比如金融、保險、醫療等幾乎沒有互聯網化,也沒有其他通訊方式,我們希望能提煉出每個行業的通訊特性,做成一種云端的標準化服務。”
以金融行業為例,原來的通訊服務方式太過單一,大多還停留在呼叫中心的階段。金融機構也希望有更多通訊服務方式,并且愿意嘗試。比如,很多新興銀行愿意嘗試共用一個互聯網化的定制化系統,不僅溝通效率更高、效果更好,還可以規避安全問題。
打造新的生態系統
傳統電信網絡和互聯網一直是割裂的,但未來企業的生意一定是建立在一個強大的融合通信能力之上。既然融合是一個趨勢,那怎樣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借助運營商的網絡和號碼,實現網絡通訊手段的融合呢?
為解決這個問題,在2013年互聯網通訊服務市場一片空白時,孫昌勛創立了容聯云通訊。他在移動通信行業浸淫十五年,是融合通信領域的資深專家。早年,他做過電信增值聲訊業務,比如高考查分160、168 IVR業務等;校園201卡電話和運營商的分賬系統就是他參與開發的。隨后,他加入香港上市公司高陽科技,是呼叫中心服務平臺12590的技術負責人。
談及創業初衷,孫昌勛表示,大型企業的內外通訊需求原來都是華為、思科等大型通信設備商的勢力范圍。“而我們就是要改變現狀,賣一臺設備容量有限,我們是賣云服務,不斷疊加服務器就可以完成擴容。”
事實上,容聯云通訊是一個能力平臺,提供API開放接口,開發者或企業能通過簡單的互聯網接口調用,把他們提供的通訊功能整合到自己的應用中去。這項功能恰好是當下的互聯網創業所急需的功能。
“我們不僅降低用戶的成本和生產周期,還讓用戶借助云通訊平臺能力,高效整合自己的產品,以此讓企業同上下游伙伴一起打造更健康的互聯網產業鏈,構建完整的生態圈。”孫昌勛說。
在業務層面,容聯云通訊對標的是美國企業Twillo,后者在今年4月完成1億美元的E輪融資,估值達11億美元。Twilio的客戶包括Uber、eBay、可口可樂、索尼等,目前聚集的開發者約有20萬。
經過3年發展,容聯云通訊已擁有超過10萬名注冊用戶和13000多家付費企業用戶,分布在移動醫療、在線教育、金融、電商、O2O等各行各業。近兩年來,這家公司以每年7倍的速度發展,如今月收入突破千萬元,團隊規模達到200人。在逐漸培養市場并初具規模之后,這家公司仍在不斷推進互聯網通訊服務的發展。
對比美國,中國市場顯然更具潛力,而且移動互聯網勢頭更加勁猛,這為容聯云通訊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今年年初,容聯云通訊獲得摯信資本1500萬美元的B輪投資,目前正在進行C輪融資,公司估值已達3億美元。“我們將努力成就中國企業互聯網通訊服務的‘創新引擎’和‘品牌領導’”,孫昌勛說